现在,国内各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常见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它涵盖了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详尽讲述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思维办法和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讲,通过西方经济学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洞察和剖析市场经济问题的能力,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走向社会后适应能力的培养具备要紧用途。但因为经济学理论本身较为抽象,存在很多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剖析,教师的教学办法又相对陈旧,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大体上并不理想。特别是近年来,伴随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的经济类专业课程都在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唯独《西方经济学》课程因为本身具备的特征成了项目化改革的难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一方面需要透彻地把握《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其次改进教学办法,探索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
1 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同意能力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有不少的公式、数学证明、图形图表与经济理论的逻辑推导,因为高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数学基础偏差,所以非常难同意其中的内容。另外,根据教学计划,在排课方面,《西方经济学》比较靠前,甚至与高等数学出目前同一学期。在学习过程中,假如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那样就会增加其理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困难程度,进一步制约了教师讲课的广度和深度。
1.2 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模式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讲授《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依旧使用传统的填鸭式进行教学,抛开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遭到紧急的挫伤,甚至学生的创造精神也会遭到压抑,进而违背了国内当代培养人才的目的。
1.3 教程问题
在教程方面,现在高职院校选择的《西方经济学》教程,主如果简化的本科教程,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征而撰写的教程数目很有限。
1.4 考核方法问题
现在不少高职院校对于《西方经济学》的考核还是以传统考核方法――期末闭卷笔试为主,侧重考核学生对理论常识的学会,没办法考评学生实质运用经济学常识的能力。
2 《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庞大、理论看法各异,假如教师对其逐一介绍,不只时间上不允许,而且也会使学生没办法分辨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所以高职层次的经济学教学既要讲足基本理论,更要从学生的专业特征和职业进步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体现理论课的“必需”和“够用”原则。所以课程的设计理念应以经济学思维培养为核心,以提高职业进步能力为主线,通过加大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完美融合经济学原理与生活生产实例,运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扩充延展课堂,使理论课与革新实践环节结合,真的达成“教学做”一体化。
为适应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配合课程模块化改革,笔者以实质生活生产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打破西方经济学的固有理论框架,通过七个学习范围勾勒现代经济学全貌:①走进经济学――像经济学家一样考虑(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原理、进步经历等)
②生活经济学――经济范围热门问题剖析(从供应求购理论延伸到热门问题,如房价、股价)
③消费经济学――做个明了解白的买家(功用论,买家均衡,讨价还价的方法)
④管理经济学――投入、产出、本钱(生产函数,怎么样达到收益最大化,本钱的认识)
⑤推广经济学――抓住市场扩大效益(四种市场种类的认识)
⑥民生经济学――居民口袋&国家宏观调控(GDP,大学生就业失业讨论,经济周期)
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人民币升值讨论)
3 教学办法与方法
为了便于学生可以比较熟练地学会经济学的有关内容,本课程拟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实训教学,通过案例剖析、角色模拟、社会调查、辩论赛等实训方法来提升《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成效。具体做法有:
3.1 案例教学法。教师在讲讲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在生活实践、调查过程中积累一手资料,如在“买家剩余”环节中,可以将我们的购物体验、消费观念、身边亲友的历程等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素材。通过报刊、媒体评论、互联网等方法,教师可以采集相应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进行教学,将日常的事实呈目前学生面前,同时结合有关理论,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便于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
3.2 课堂讨论教学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教学,将讨论的问题交给小组,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关教学内容的讨论,启发学生对经济理论规律的认知,然后分组表达看法,最后形成学生自己的理论认知。课堂最后,由教师针对讨论过程做出总结精炼,从而引导学生最后形成对经济理论的概括理解。通过此教学办法,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引导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辩论赛形式。将全班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队,依据教师提供的辩题进行搜筹资料,给予学生肯定的筹备时间,将辩论的策略安排完整,可以邀请其他专业课教师参与评判。通过此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的口才与对热点经济问题的深刻认识。
3.4 趣味游戏竞赛形式。在“边际功用”和“博弈论”等环节中,可以适合的拓展丰富的游戏如:“喝饮料大奖赛”、“出牌游戏:不同情况下的博弈”,增强学生对有关理论的认识,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5 对于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充分借助,通过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进一步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缩短适应社会的时间,培养和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触角、多层面地学习,同时知道一流的经验,学会学术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的特征,高职院校教师通过革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运用讲课方法,减少高职学生畏惧《西方经济学》的心理,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